每周人物点评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5-11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为求稳挨批

    山东省济南市回民中学高三女生小薇(化名),原本的确打算做个听老师话的“乖学生”。

    她连自己被男同学追打致休克的事都没有告诉父母,因为相信老师嘱咐的“不要把事情闹大”,否则冲突上报到政教处,事件双方都要背处分、记档案。

    学校利用学生的听话心态求稳,看似爱护学生,实则爱惜羽毛。高考将至,若是因为“事情闹大”耽误了学生课业,家长追究、上级追责,哪一路都不好应付。所以矛盾不激化最好,一旦激化,能掩盖则掩盖,只要熬到学生毕业,一切矛盾自动化解。

    然而暴风雨前的海面最平静,靠掩盖暂时平息的矛盾,爆发起来威力更大。已与学校达成某种默契的小薇也没想到,自己再次晕倒后,同学会直接打电话给家长。

    回民中学因“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疏漏”“在事件发生后处置不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”,被济南市教育局通报批评。

    面对来访的记者,小薇说出了自己的遭遇。政教处没来找她,她也没有背处份。此后,小薇大概会考虑考虑,还要不要做个听话的“乖学生”。

为孤独埋单

    16年、40万元,在为保健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后,耄耋之年的黄秀兰终于顿悟了。

    “有一次,‘专家’卖一种养生酸奶,说功能媲美企鹅奶。企鹅又不是哺乳动物,哪来的奶?”如今,回想起保健品公司的宣传套路,黄秀兰总能一针见血。

    为了让老伙伴们都能免于被忽悠的风险,这位浙江大学退休的心理学教授撰写了《心理健康活百岁——延缓衰老的策略》一书,并专门开辟一个章节,以亲身经历分析老年人热衷购买保健品的“心病”所在。

    期待疾病痊愈、恐惧疾病加重、别人买我也买、名人用的东西买了准没错……所有的心理因素加起来,能量也敌不过一个词——孤独。

    “老年人太孤独了。”黄秀兰说,“很多时候明明知道保健品不一定有效果,但销售人员这么亲热,每天上门来和我说话,我不好意思不买。”

    结论令人无法反驳。

    试想一下,一位老人长期独居,与儿女的交流常常仅限于电话、微信。这时,如果有与儿女年龄相仿的保健品销售人员隔三差五上门陪聊天,生病住院时带着鲜花、水果排队探望,“叔叔、阿姨”叫得亲切,甚至“爸爸、妈妈”都叫得出口,这位老人又如何能屏退这份盛情,而不为之埋单?

    年轻人常因不理解而认定老年人行为很奇葩,比如聚众跳广场舞、朋友圈鸡汤刷屏,或者被远房亲戚的谣言忽悠得五迷三道。但站在他们的角度看,建立圈子、接触新事物、寻找话题,不正是渐渐远离社会主流的人群努力跟上时代、证明自我、排遣孤独的一种尝试吗?

    教授黄秀兰爱买保健品的“心病”自愈了。普通老人、我们的爸爸妈妈呢?

为人生上锁

    共享单车不用扫码也能骑?颤抖吧人类,“00后”又做到了!

    近日,河南电视台播出的一则视频显示,郑州几名小学生在不到10秒的时间内,徒手破解了小黄车的密码。

    “你是扫了还是破了呀?”“破了。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小男孩没有丝毫掩饰,还在镜头前展示起开锁手法。

    只见他蹲在车前,左手固定车锁,右手挨个旋转密码滚轮,“啪嗒”一声,锁开了,男孩跨上单车,只留下背影。

    这画风似乎哪里不对?

    是的。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》规定,未满12岁的儿童不允许骑自行车上路。眼下这种私家车乱停乱放、外卖电动车横冲直撞的路况,成年人骑行几百米就得胆战心惊一次,怎么敢放不怕老虎的小牛犊去撒欢儿?

    “家长去哪儿了?有这么监护的吗!”“小黄车也该反思反思自己的车锁设计。”网友们说得都对,但还不够。

    共享单车问世以来,成为检验社会诚信的试金石。如果我们的社会成员能在儿童时代就普遍接触到“我付钱、我使用、我方便、也让他人方便”的契约精神,私锁、卸车座、扎车胎的乱象会不会少一些?

    面对随时都能破锁上车的小学生,明确“不能骑”的同时,还必须讲清楚为什么不能骑。毕竟教育小孩子,不仅要为他们的人身安全上锁,也要为他们人生的安全上锁。(本期点评 刘亦凡)